第110章(1 / 2)
苏壹道,“我不告诉他们是怕他们紧张。一会儿五城兵马司的人要来工坊这边布置守卫,你去外面接着,要是看见有人来,就通知我。”
“……好。”连祺晕乎乎的走了。
苏壹背靠在椅子上,随手拿起一旁的珠串盘在手里。
半个月前,苏壹和沈从仪借着夏大人的手把玻璃和银镜的配方交到了太子手里。
果然,太子接到这两样东西之后十分开心,转头就把东西献进宫,今天只要能彻底展现这两样东西的价值,苏壹相信自己肯定亏不了。
但是让苏壹没想到的是,这次视察皇上竟然要亲自过来。
……
一伙人哗啦啦的下跪拜见皇帝,苏壹跟在人群里一块拜见。
等起身之后,嘉佑帝还特意把苏壹叫出来见了见。
苏壹以为是皇帝想见一见发明玻璃和银镜的到底是谁,接下来苏壹就开始带着一众人视察玻璃坊。
“最前面是玻璃坊的文书房,像是账房、接待室都在这里,后面则是生产间,至于东边是食堂,西边是玻璃坊工人歇息房……。至于在往后,则是玻璃坊工人家的小孩读书识字的私塾。”
一路走过来,苏壹举止大方,介绍详细,说话又有条理的介绍玻璃坊,让嘉佑帝听着来了些兴趣,尤其是玻璃房的私塾,让他更加惊讶。
“哦,私塾?”
苏壹道,“回皇上,如今玻璃坊的匠人都是草民从天南海北找来的,男子是家中的顶梁柱,若是男子长期离家孤儿寡母难免受欺负。
因此这些人外出时,只要条件允许都会带上家人。草民长在民间,知道这些手工匠人日子过得多艰难,于是就办了个私塾,让在玻璃坊做工的匠人们的孩子来私塾读书。”
一旁的太子也听着稀罕,“读书耗费大,这些玻璃坊的匠人供得起孩子读书吗?”
苏壹笑着道,“回太子,玻璃坊内部的私塾不收束脩,一个孩子可以免费上三年,平时也只是教导孩子开蒙,让孩子们学识字会算术,并不会往深处教。若是碰上有读书天赋的孩子,私塾的夫子也会推荐他们去外面的学堂读书。”
众人恍然大悟,皇孙笑着道:“苏老板还真是奇思妙想。这样一来,若是有读书天赋的孩子,不会没埋没,没有读书天赋的孩子,能识写字会算账也极好。”
苏壹,“草民所做的这一切,不过是倚仗皇上的圣明,如今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,世道安稳草民才得以做这么多。”
苏壹态度极其诚恳的对着皇帝拍马屁。
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喜欢听好听的,太子高嗣直看了苏壹一眼,没想到苏壹还挺会说话。
接下来,苏壹带着众人去了厂房二楼一个夹道。
“厂房里面不干净,皇上太子皇孙在这里往下看,就能看见生产玻璃时的场景。”说着苏壹十分贴心是开始给人递双筒的千里眼,“用这个看的更清楚。”
众人没有直接往下看,因为面前的大玻璃窗,就已经让他们惊讶了。
木制门口上是透明的大玻璃,远远看过去,还以为是空的。
苏壹微笑介绍,“这是玻璃窗。”
…
一天完美的结束。
临走的时候,皇孙还把苏壹拉到一边,“苏老板,刚刚在里面见到了玻璃窗,我想若是把皇宫的窗户都换成玻璃窗,您觉得可行吗?”
苏壹一喜,“自然可行,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个更可行的了。”
……
腊月十六,工部营缮司下面不声不响的设了个玻璃窑,同时这玻璃窑分官窑和民窑。
官窑中的主事官员从工部选,而民窑的主事,皇上则是亲自指了一位从六品的玻璃坊事。
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朝廷从六官的苏壹,此时他完全来不及高兴,因为他正忙着烧玻璃的事情,争取今年在过年之前给皇上住的几个宫殿先换上亮堂的玻璃窗。
于是,等到官员们休沐几天再进宫去找皇帝议事的时,突然发现宣政殿和以往不太一样。
等走进些之后,众人一惊,这是哪里来的这样无色透明的大块琉璃,竟然镶嵌在窗户上,真是暴珍天物啊。
等他们离开皇宫之后,便忍不住去打听,然后就打听到了一个名字——苏壹。
等他们再去打听,就发现坊间关于苏壹的传闻怎么这么多?好家伙,这人竟然还和前段虢国公府大房找回的长子有关。
皇宫如今正在安装玻璃窗,官窑不断生产,苏壹管理的民窑玻璃坊也在不停的制造玻璃进行囤货。
皇宫安装的玻璃窗,这些大臣难道不眼馋,若是眼馋就赶紧来他这边订购玻璃吧。
大卖
事情果然和苏壹预料的一样,自从民窑玻璃坊放出接受对外预订玻璃窗之后,立即就有不少达官贵人家的管事前来订购玻璃。
这些达官贵人们一个个的出手尤其大方,说一句花钱如流水也不为过。
苏壹大
↑返回顶部↑